据介绍,专利导航是运用专利制度的信息功能和专利分析技术系统导引产业发展的有效工具,开展专利导航可以发挥专利信息分析对产业运行决策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产业创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防范和规避产业知识产权风险,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纺织面料和水暖卫浴作为泉州的两大支柱产业,开展产业专利导航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水龙头 应重点发展智能产品
《泉州水暖卫浴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精要版)》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设计水龙头和马桶(特指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总专利数达5.26万余件,仍处于蓬勃的增长阶段。水龙头和马桶的市场份额在水暖卫浴产品中约占40%,从专利以及技术及其经济附加值角度而言,二者既是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高经济附加值产品。
泉州水暖卫浴的产业链相对完整,在马桶和水龙头的各个产业链环节都有相应的专利布局,但在产业链各环节内部,产业结构分布有所缺陷。
泉州的水龙头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水龙头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福建省总量的43.1%,但其总量只占全国的4.9%、全球的2.2%,可见泉州水龙头的产业地位与其专利布局现状不相吻合。
对于水龙头领域,当前的技术热点集中在阀芯混水阀、智能通断控制和温控控制方向,恒温龙头特别是电控恒温龙头是今后的研发重点。此外,水龙头材料的表面处理也是另一热点方向。热点研发方向集中在智能方面,因此,开发具有各种智能化功能的水龙头产品是今后的重要趋势。
报告综合分析认为,泉州水龙头专利的整体布局集中与混水阀、通断阀、温控控制和智能控制等方向。以专利量最多的阀芯环节为例,按照现有的几大主要阀门类型(提升阀、球阀和混水阀)进行分类,泉州的混水阀专利占比超过84%,而全球、中国以及日本的专利占比均不超过60%,可见泉州在这一零部件上的投入过于集中。
报告建议:泉州在优化产业链结构配比方面,水龙头应该以智能控制组件环节为主导,重点发展智能产品,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立足自身产品和品牌优势,以水龙头产业为基础,依托目前已拥有的大量专利,尤其是在混水阀等阀芯方面的专利,保持原有产品和产能的同时,开发用于制造这些五金件的更加环保节能的原材料,并注重及时对开发的新材料及其加工制备工艺和设备进行专利保护。
马桶 应培育高端卫浴龙头企业
《泉州水暖卫浴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精要版)》指出,泉州的马桶产业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后劲十足,特别是在智能马桶领域,九牧可谓独领风骚。然而除此之外,泉州的多数卫浴企业强项都在水箱阀门方面,在陶瓷、智能马桶方面的技术实力相对较弱。
泉州马桶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福建全省总量的17.9%,但其总量只占全国的1.5%、全球的0.7%,可见泉州在马桶方面的专利实力有待提高。泉州马桶的产业链还不完整,体现在水箱配件上过于集中,专利占比高达67%,而全球、日本这一比例均不超过45%,很多申请人都集中在这一环节,其余几个环节都很欠缺,可见泉州在这一部分投入过多,有产能过剩的倾向。
报告指出,从全球马桶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马桶的技术热点集中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桶盖、智能冲洗、桶身构造等方向上。以智能冲洗结构为例,如何使得喷嘴喷出的水流更加节约且柔和有效、喷嘴的清洁和消毒,是今后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技术方向。此外,在桶身构造方面,致力于实现节水节能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专利布局热点,马桶领域的专利布局集中在水箱阀门、水箱材料、桶身构造、智能冲洗、智能控制系统等方向。整体而言,泉州在马桶和水龙头领域的专利布局方向与全球、全国热点技术方向基本一致。
报告建议:泉州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特点,分层次、分类型地对企业进行培育、整合引进。对于以九牧为代表的这类技术研发基础好、实力强的企业,应进一步培育其成长为高端卫浴产品领域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而在不同环节存在优势的企业可以开展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以市场应用为需求导向,开发高端制品和应用技术和产品,形成优势企业。